顶点笔趣阁 > 京城来了位小神医 > 第54章 清潭

第54章 清潭


第五十四章

        “江南四州,灵州在最北边,屏州在西南,艺州被灵屏二州夹着,而我们筠州在最东南,呈环形抱势,东面临海,西边则被两条河分隔成北中南三段,恰好分别与灵州、艺州和屏州相接。”

        夕阳西下,官路两旁的树木发蔫,叶片在烈日下打着卷。官道上驶着一辆朴素马车,驾车之人是一位小商贩模样的中年男人,正口若悬河地对身后车厢内一位俏丽姑娘介绍筠州人文。

        大叔滔滔不绝讲了许多,最后道:“清潭县在筠州西北,与灵州挨着,可惜不像石宁县和永江县那样幸运,千百年来都是筠州众多县城里最穷的那一个。”

        车内的人正是庆慈,昨日她一气之下,出了筠州衙门,当街便拦了辆往清潭县送货的马车,转头便踏上了去清潭县杨柳村的路程。

        冷静下来后,也不是没觉察出自己行为莽撞了,不过庆慈早就想来看看那个村子到底生了什么怪病。

        她心道,管那么多呢,反正她来都来了。

        幸好这位驾车大叔颇为爽朗健谈,庆慈与他打了大半天交道,已经相熟了。

        听到大叔如此感慨,庆慈好奇道:“为何啊?”

        大叔解释道:“石宁县与永江县都在运河边上,有渡口便有船运生意,催生各种活计儿,商业发达。而灵州境内多山,与筠州的分界便是一道绵延几百里的黑鹫山,这个清潭县好巧不巧正好背靠这座黑鹫山,有些偏僻。别提水运船运了,千百年来全县还是靠着农田吃饭,就连出入县城的路也只有这一条官道,跟条死胡同似的。”

        “那我想去的杨柳村离清潭县城远吗?”庆慈问。

        大叔摇摇头:“这得进了县城姑娘再找本地人打听了,清潭县城我熟悉,村底下子就不了解了。”

        说话间,清潭县城的城门远远出现在前方。

        进了清潭县城,果然感觉比筠州城要冷清一些。庆慈告别大叔,找了个热闹一些的客栈住下。

        小二来给庆慈送水,庆慈趁机打听:“小二哥,你知道杨柳村在哪吗?”

        小二上下打量她一眼,笑道:“姑娘打听杨柳村作甚?”

        看样子这是知道了?庆慈多了个心眼,只说:“有远亲住在杨柳村,我来寻人。”

        “原来姑娘是外地人,”小二将水搁在盆架上,表情古怪,“小的劝姑娘近日还是别去杨柳村了。”

        “为何?”

        “那村子前段时间被官府封起来了,闹得很乱,姑娘眼下想去找人恐怕有些困难。”

        这事儿萧静早就说过了,庆慈心中明了,但还是顺着他的话问:“为何封起来了?”

        小二哥咧咧嘴:“哎呦,那地儿一直闹鬼。”

        闹鬼?庆慈觉得好笑,这清潭县衙也是够奇葩的,竟然拿闹鬼一说来遮掩。

        “小二哥可否详细说说?”她递给小二哥一两银子。

        小二哥眼睛一亮,接过银子忙道了声谢,将手巾搭在肩头,压低声音道:“这个杨柳村啊,就在黑鹫山深处,再往里走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山,山那边就是灵州了。呃,姑娘知道黑鹫山吧?”

        庆慈点头:“知道,接着说。”

        小二神神秘秘道:“很多年前,黑鹫山便一直传说闹鬼,说是山中有精怪,会跟着人,还会使幻术,让人怎么都走不出这黑鹫山,一直鬼打墙。这个杨柳村离黑鹫山最近,这么些年村里陆陆续续走失了很多进山打猎的猎户;甚至有时候一觉睡起来,家里的马儿也无缘无故就不见了踪影……那可都是猎户哎,常年在山中行走的大男人,在家门口走丢了谁信啊……后来城里有些人不信邪,纷纷跑去山里练胆,结果各个有去无回。姑娘你说,这不是闹鬼是什么?”

        原来是这么个闹法?庆慈打断他:“你的意思是这黑鹫山走失过很多人?”

        小二一脸肯定:“没错,还都是大男人,吓人不吓人?”

        比起吓人,更觉得诡异,庆慈问:“听小二哥的意思,这大概都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这……跟眼下杨柳村被封有什么关系?”

        “是这么些年陆陆续续一直有人在黑鹫山走失,弄得人心惶惶地,”小二解释道,“再加上我们清潭本来就比别的县穷,前段时候县衙想办法请了位高人来看风水,是那高人推断出的,说黑鹫山里的精怪大人恼怒这个杨柳村离黑鹫山太近,有人进山打猎便会打扰精怪大人的修行,所以才会频频出事。衙门一听,便决定把杨柳村封了。”

        这听着倒像是遮掩病情扩散的借口了,不过也忒蹩脚了……果然,庆慈问:“村子封了,那么村里的人呢?”

        小二立刻附和道:“可不是呢?大家也都在讨论,封村便罢了,总不能把人也封死在里面吧?小的猜着,大概是把人都转移了?”

        “小二哥知道转移到何处么?”庆慈问。

        小二不好意思摇头:“小的也是猜测,人具体怎么安置的还真不清楚,毕竟杨柳村很小的,大概也没剩下多少人了。”

        看来得去清潭县衙门走一趟才行。

        庆慈有些后悔来的时候没有顺走一件萧静的东西好证明身份。她这样贸然去衙门打听杨柳村,若是认为别有用心就有嘴说不清了。

        哪知她刚用了晚饭,清潭知县亲自领着一队人马来了客栈见她。

        “不知庆姑娘来了我们清潭,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呐!”清潭知县矮胖身材,一抹八字胡须,笑得谄媚,“在下清潭知县陈栋平,幸会、幸会!”

        庆慈有些懵:“陈大人认识我?”

        陈栋平啧啧一声,道:“庆姑娘这模样、这气质,一看就不是小门小户的姑娘,非得是那北疆王殿下身边的人才能具备得了的。”

        可真是会夸……庆慈斜看他一眼,意味深长道:“陈大人消息可够灵通的!”

        她才来清潭,县衙就寻了上来。如果不是萧静派人通知,那便是有人给清潭这边通风报信了。

        “庆姑娘说笑了,您此番跟着北疆王殿下一路巡查辛苦,据说还抓住了杀害前节度使薛大人的凶手?江南道官场这边无人不知庆姑娘大名呢,”陈栋平试探道,“只是,怎么姑娘孤身来了清潭?”

        庆慈眉梢一挑,果然,不是萧静派人通知,是真的有人通风报信了。

        “我是奉王爷旨意,来协助刘澎年大夫的。王爷还在忙河道的事儿,忙完了便会过来,”庆慈道,“正巧陈大人来了,王爷一直惦记杨柳村怪病的情况,吩咐我此次来,一定要好好协助刘大夫。”

        “使不得啊庆姑娘,杨柳村病情古怪又危险,在下可不敢让姑娘冒险啊!”陈栋平心道,不是说这个叫庆慈的丫头是王爷的“心头宠”么?怎么还舍得派去杨柳村?好好地一个娇美姑娘家,也不怕染了病?

        “无妨,一切都是王爷的吩咐,”庆慈语气盛气凌人起来,“陈大人,明日便带我去瞧瞧。”

        果然,抬出萧静来压人,陈栋平不好再推脱,转头又劝她去陈府住宿。

        庆慈不愿住到别处,与他言语间客气几句,对方最后只得带人离开了。

        翌日。

        庆慈从客栈出来,陈栋平带着衙门人马早早侯在一旁。见她拎了医箱,陈栋平困惑道:“庆姑娘还会医术?”

        庆慈昂昂下巴,道:“若是没点真本事,怎么有资格跟着北疆王殿下呢?”

        陈栋平一脸赞赏:“姑娘此言甚是。”

        一路马车飞驰。愈往黑鹫山方向走,两旁田地干旱愈甚。田里禾苗稀疏,长势低矮,已经成片枯黄。路过几条山涧小河,水面已经断流,只剩大大小小的水坑,露出干褐色的河床。

        清潭的干旱情况似乎比其他各地更为严重,庆慈看得有些触目惊心,想起昨日驾车大叔的话——清潭靠田地吃饭,现如今庄稼旱成这样,百姓们今秋该怎么活?

        道路曲曲折折,两个时辰后,终于快到杨柳村。

        陈栋平请庆慈下车:“庆姑娘,咱们不能再往前走了。”

        庆慈跳下车,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这才缓过闷吐的感觉。她环视四周,发现这里是一处平地,临时搭了一排棚户一样的低矮房子。房前空地上一排木架,上面晒着几箩筐药材。旁边一个案板,上面摆着几个大小不一的铜冲子和白瓷研钵。

        一位六旬老人站在案板前,手里捏着一把称药小秤,正往车队这边看来。

        陈栋平对那位老人相当恭敬,遥声拜道:“刘老大人,北疆王殿下给您派了个助手来。”

        这位必然就是太医刘志渊的父亲刘澎年了。

        庆慈拎着医箱,赶紧上前,对刘澎年行了一礼:“药王谷第十三代弟子庆慈,见过刘老大人。”

        刘澎年似乎有些意外,盯着庆慈怔怔看了一会,慢慢笑了:“竟然是你。”

        “啊?”庆慈眨眨眼,“刘老大人认识我?”

        刘澎年盯着她,沉吟道:“丹拂子当年在京城同老夫喝酒,说教徒弟太麻烦、绝对不会收徒云云,结果转眼没几年便听说收了个女娃娃做关门弟子,想来便是你吧?你师父可还好?”

        庆慈没料到自己师父竟然同刘澎年还有些渊源,对他立刻亲切三分,惊喜道:“刘老大人认得我师父?”

        刘澎年笑道:“你师父那人啊……他刚进京城历练,就敢揭皇榜,当年谁不认识?”

        萧静也说过这个事儿,庆慈笑弯了眼:“原来是师傅旧友,师父若是知道今日我同您相遇,肯定很高兴。”

        “他是得意还差不多!你师父当年半路学医,没想到一下子就治好了先皇的顽咳,可是弄得我们太医院众人很没面子……”刘澎年一直盯着庆慈瞧,表情怀念,似乎透过她,想到什么往事,过了会,又回过神来,赞叹道,“你如此年纪便能出谷历练,果然是……冰雪聪明,看来你天分比你师父还要高,真是令人欣慰。”

        庆慈被夸得不好意思,甜甜笑道:“庆慈经验太少,还望刘老大人往后不吝赐教。”

        刘澎年一捋胡子,叹声道:“叫什么老大人?老夫既同你师父交好,你便称我一声‘世伯’。”

        庆慈也不扭捏,当即又是一礼:“庆慈见过世伯。”

        两人亲亲秘密聊起过往,一旁陈栋平讶异道:“庆姑娘竟然是药王谷出身,难怪深得北疆王殿下赏识。”

        刘澎年闻言,问:“北疆王殿下也是派你来瞧这个病?”

        庆慈点点头。

        她收起笑意,正色问道:“刘世伯,不知这个杨柳村的人究竟得了什么怪病?”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63298491_1644800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