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京城来了位小神医 > 第43章 驿站

第43章 驿站


第四十三章

        方驿丞不敢小觑王爷身前这位清丽少女,立刻躬身道:“回大人,案发那日是个阴天,黑压压地,明明该日头高悬的时刻,还像是没破晓似的。那日下官起身后,就一直在驿站大堂里与人闲聊,后来厨房备好了早饭,小二利明便来给大堂里的人送饭。下官想起前一日傍晚,薛大人的一个书童,名唤梦棋的,曾经交代过,说薛大人不大舒服,今晨的早饭直接送到房间即可。下官便叫住利明,让他送一趟。利明去厨房端了一份早饭,给薛大人送了去。没多久,下官便得知,早晨那会,薛大人已经在房中遇害了。”

        “所以,案发那日方驿丞并不在案发现场,也没见到薛大人?”庆慈问了,又笑笑,“我可不是什么‘大人’,我姓庆,是王爷的丫鬟。”

        “哦哦,原来是庆姑娘,”方青山讪笑,“案发现场下官是后来闹出动静了赶过去的,薛大人也只是前一天的半下午见过。”

        “哦?薛大人那会在做什么?”

        “去随行的队伍里审查完货物,刚回来,瞧着一切正常。”

        半下午瞧着一切正常,怎么到了傍晚就开始不大舒服了?庆慈记在心里,又问:“随行队伍住哪里?”

        “就在驿站后的一片空地驻扎着,并没有入住驿站,”方驿丞解释道,“薛大人说随行人员众多,且货物太沉重,不方便搬来搬去,只要驻扎在离驿站近的地方,方便有热水热饭就行。届时也方便整装再出发。”

        “薛大人说几日后出发了?”

        “登记说是总共在此修整五日,如果薛大人还好好的,那还得再停留三日。”

        庆慈心中思忖,这意思是薛忠明来了灵州没两天便被害了?

        “对了……据说薛大人是押着银子来的?”方驿丞神情颤颤,抬头不安地瞟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萧静,解释道,“下官也是这两日才听说,薛大人一行押送的货物原来是朝廷拨给江南道用来修河道的银子……难怪薛大人那么上心,每日都要查看好几次……”

        “是啊,现如今薛大人被害,银子也丢了,”庆慈笑得和气,反问,“毕竟就在驿站边上,方驿丞可知道这银子去哪了吗?五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总不可能平白无故飞了不是?”

        “银子丢了?”方驿丞吓一跳,“庆姑娘莫不是在说笑?那些银子不是被知州大人给接管了吗?”

        知州大人?庆慈问:“哪个知州大人?”

        “自然是我们灵州的知州大人呀,”方驿丞理所应当道:“报了官之后,那些货物便由知州大人派官兵押走了,说是暂时保管,等朝廷派人接管的时候,灵州这边再为转交。”

        坐在上首一直沉默的萧静忽然开了口,问:“万芳年亲自来的?”

        方驿丞恭敬答道:“回王爷,正是,万大人听说薛大人还未到任便死在灵州地界儿,也是惊骇不已,立刻就派衙门来人了。”

        见萧静眼神一敛,又不说话了,庆慈问:“方驿丞这段时间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事儿?”

        方青山思索一阵,摇摇头:“回庆姑娘话,好像没有什么不对劲的。”

        庆慈便不再问他,转而面对其他人,问:“利明是哪位?”

        一个精瘦如猴般的年轻男子立刻恭敬弯了腰:“小的便是利明。”

        “你那日清晨给薛大人送饭,见到了什么?”庆慈道,“只是问话,不要紧张。”

        利明吞了口唾沫,回忆道:“回庆姑娘话,小的那日听从方驿丞的吩咐,端了早饭去薛大人房间,正好在门口遇到端着药碗正在敲门的云墨……哦,云墨便是薛大人另一位书童。见云墨在敲门,小的便侯在一旁,可敲了半天屋里薛大人没反应,云墨便使劲一推,没想到门就开了……当时云墨还扭脸对小的道薛大人定是又去审查货物去了,让小的将早饭先搁在桌上……小的跟着进屋,便和云墨一起看到薛大人躺在床榻上,胸口处插着一把匕首,血流了一床……”

        利明似乎还有些后怕,抖了抖:“小的和云墨都吓坏了……小的呆在原地不敢动弹,还是云墨上前,一摸薛大人尸体当即就落了泪……后来小的便扯开嗓子叫人……紧接着方驿丞也赶来了,连忙让大家去报官……”

        “梦棋?云墨?”庆慈念了念这两个名字,问,“那位云墨后来什么反应?”

        “就是吓到了,具体何反应……”利明仔细回忆了下,挠了挠头,“小的也是好半天才从惊吓里缓过来,那位云墨小哥好像一直都是一副失了魂的样子……”

        庆慈颔首,忽然又问:“那梦棋呢?”

        利明一怔摇摇头,刚要说话,一旁方驿丞道:“梦棋跟下官一样,是在听到呼喊声后到的。下官在从大堂去薛大人房间的时候,碰到了从后院赶过来的梦棋。他还与下官说他恰好肚子痛,便换云墨去送药,短短时间不知出了何事云云。”

        萧静忽然又出了声:“薛忠明喝得什么药?”

        利明摇头:“回王爷,小的不知。”

        厨房里的孙四嫂小声道:“回王爷,是一些健脾胃的药。”

        庆慈扭脸瞧这位孙四嫂,大概四十多岁,一身干活的打扮倒是利索,便问:“孙四嫂子如何得知?”

        “是前一日傍晚梦棋来说薛大人有些腹泻不适、还食欲不振,晚餐要做得清淡一些。奴家丈夫随口推荐了之前一位大夫给奴家小儿子开的药方。梦棋端走晚饭,回来又说问了薛大人同意试试,因为驿站里也常备着这些药材,奴家便帮着煎了药。”孙四嫂答道。

        “都是些什么药物?”庆慈问。

        孙四嫂回忆道:“便是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还有人参、山药什么的。”

        庆慈闻言,立刻道:“这是参苓白术散,是一味健脾古方,可以补脾胃、益肺气。”

        孙四嫂忙道:“对对,就是这个名字,那位大夫也是这么说的。”

        看来药也没问题……庆慈看向孙四嫂旁边的孙翔,他人有些胖,显得憨厚老实。庆慈问他:“厨房那两日有什么事吗?”

        孙翔摇头,又很快道:“就是云墨前一日早上来说,薛大人想吃灵州名菜黄鱼金丝羹,问小的做不做得来。小的说可以,就是那会没有食材,云墨说无妨,然后就高高兴兴走了。”

        早上想吃黄鱼金丝羹,半下午瞧着一切正常,傍晚又有些食欲不振、腹泻不适……庆慈暗道,薛大人这病发得倒是快。

        庆慈还在思考,去城里负责采买的孙连恰好回来了。方驿丞连忙唤人过来。孙连在门外对着萧静行了跪礼后,被允许起身近前问话。

        庆慈瞧他双目有神、满脸精明,问:“有关于薛大人,你可有什么知道的?”

        孙连稍一回忆,主动道:“回姑娘话,薛大人被害前一日,那个叫云墨的曾经找到小的,单给了银子让小的去城里采买两条肥壮些的小黄鱼回来。”

        “云墨也找过你?”庆慈又问,“那小黄鱼你可买来了?”

        孙连在外奔波,习惯与各色人打交道,讲话便利索很多:“回姑娘话,云墨找来的时候已经快晌午,小的赶去码头那会,新鲜的小黄鱼早都卖空了。小的辗转了两家酒楼,托认识的兄弟,直到晚上才弄到两条……小的还差点因着宵禁被困在城里没出来……小的将鱼送到厨房,可四叔说薛大人已经吃过晚饭了,四婶儿又刚给薛大人熬了药,羹汤还是明日中午再做,小的便将鱼儿养在了厨房缸里。哪知薛大人第二日一早就去了,那小黄鱼再也吃不上了……”

        “所以,案发当日和前一日你都没见到薛大人?”庆慈问。

        “小的只负责采买,在外闲散惯了没个规矩的,驿站里碰着官爷都是躲得远远地,何况是薛大人那么大的官,”孙连赔笑道,“别说当日和前一日,小的从头到尾都没同薛大人打过照面,最多不过远远地瞧过薛大人风采两次。”

        最后一位便是负责马厩的小厮秦增。对方年纪比利明还小,看着也就十七八岁,有些木讷的样子。

        庆慈问他见过薛大人没,他答同孙连一样只是远远见过;问跟梦棋和云墨打过交道没,也是摇头……直到问最近有没有察觉什么不对劲,秦增抿了抿唇,忽然道:“上个月小的养得一匹马丢了,小的难过地很,谁知道前两日那马儿又跑回来了……”

        他话没说完,一旁方驿丞啧一声急忙打断他,埋怨道:“姑娘是问你薛大人案子相关,你怎么又说到了你的马!”转头又对萧静和庆慈歉意道,“回王爷和姑娘话,这个秦增是个马痴,不喜说话,一开口平素里也是三句不离他的马,还请王爷见谅!”

        萧静倒是掀起眼皮看了秦增一眼,慢声开了口:“无妨,马儿心性善良,颇通人性,本王在北疆的时候……也有过一匹非常喜欢的马。”

        秦增木讷的脸上难得流露出一丝笑:“王爷说得极是,马儿真的很好!”

        萧静淡笑一下,又阖上了眼。

        庆慈纳闷道:“老话常说‘老马识途’,它丢了又回来,不是好事吗?有什么不对劲的?”

        秦增眼中流露痛惜:“那匹马儿最是听话,小的从小精心养到大。这次它回来,不但瘦了很多,身上还都是被鞭打的痕迹,还驮过重物,纤绳在脖子上都勒出了印子……它实在是受了很多苦……”

        庆慈见他说着就要掉泪,有些傻眼,只得安慰他:“莫伤心,马儿能回来了就很好了。”

        “谢姑娘。”秦增点点头,躬了躬身,退到一边。

        驿站的人问了一圈,问不出什么,庆慈对着萧静耳语一番,萧静颔首,对一旁燕然道:“速将灵州城里的俩书童带来。”

        燕然称是,领命去了。


  (https://www.ddbiqutxt.com/chapter/63298491_1702804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iqutxt.com。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i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