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败给白月光后,他为我折腰 > 第1章 婚事

第1章 婚事


阳春三月,淮扬府的一条小巷里。

        比往日要热闹的多。

        “你给小爷让开。”

        少年郎一身红衣锦袍,马尾高高束起,精致艳丽的面容上满是怒气。

        手里握着的一根鞭子“啪”的一声甩在青石板上。瞪了面前的小厮一眼。

        “少爷,不可以啊,老爷说了,如果您再惹出事儿来,下次就不是关禁闭那么简单了。是要压到祠堂受家法的啊。”青衣小帽儿的小厮拦在他面前,苦苦哀求。

        鞭子刚刚就落在他身旁,他受惊战栗了一下,仍然不敢让开。

        心里却叫苦连天,怎么今儿就是他当值呢,爷在外面惹了事儿,如果他让爷往上冲,回去后如果老爷知道了,爷受家法他们也跑不了,可是如果拦住爷,以后肯定也遭了爷的厌弃,两头为难,他真的是……哎呦!

        一身红色锦袍的少年郎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看着对面的三五个纨绔少年,眼里都要冒出火来了。

        “赵二,李五,你们到底要不要把小爷的长胜将军还回来?不还,就小心小爷的鞭子!”还有些沙哑的嗓音已经能听出些变音后的磁性了。

        只是怒气冲冲的,就有些破音。

        对面的赵二李五勾肩搭背,冷笑一声:“崔三,长胜将军可是你赌输合该给我们的,别玩不起啊。”

        “荒唐!趁我酒醉之危,在我的长胜将军吃食里下药赌赢的也能算赢吗,识相点,还回来,小爷就不找你麻烦。”

        都是少年郎,年轻气盛,谁又会服谁呢?

        对面少年的脖子梗起来:“找麻烦?谁怕谁!有种来!”

        “哼!”红衣锦袍的少年郎火气正盛,听闻挑衅,哪里还忍得住,一把推开青衣小厮就冲了过去。

        对面的少年一看,这还得了,也突破自家小厮的包围冲上来。

        几个少年霎时在巷子里打作一团。

        “哎呦喂,少爷,可别打了。”青衣小厮苦哈哈冲上去护主。

        对面的几个家丁也犹犹豫豫冲了上去。

        小巷在茶楼侧边。

        此时,茶楼二层半掩的窗子被一柄团扇再次推开些,微微露出握着扇柄的一只手,皓如霜雪,指如葱根。

        “这就是崔三郎,崔宴?”带着帷帽的少女收回撑开窗的团扇,漫不经心的在身前摇了摇。

        声音温柔似水,含着些笑意,又带着一些少女的清脆。一身简单的青色衣裙,辨不出身份来。

        立在身后半垂着腰待命的掌柜忙拱手做了个辑,声音恭敬:“是的,东家。”

        少女隔着帷帽看着下面打做一团的少年郎们,微微叹息:“他们说的,‘长胜将军’是什么?”

        掌柜的额头冒出汗来,不知道该不该说,这好像是贵女不会接触的事啊,但是这是东家问的。

        “是……是……”掌柜结结巴巴,犹豫道。

        “是斗鸡?还是蛐蛐儿,应该不是蛐蛐吧。”少女沉吟了一下。

        掌柜的:“东家说的是。”

        少女就轻轻捏了捏团扇的边缘,又忍不住叹口气,低低呢喃:“唉……有点头疼呢,传言不是空穴来风啊。”

        她微微偏头,帷帽随着她的动作,垂落下来的薄纱微动:“可惜了,不知道几位公子是哪家的,去给衙役们报个信吧。不然待会儿打伤了,又要家中长辈担忧。”

        掌柜的嘴角一抽。东家可能不知道,他会不知道吗?

        得,这报给衙役,家里长辈不得意思意思关关禁闭,看来得有几天见不到几位小公子了。

        不过他仍然拱手应“是。”,半垂着腰,目不斜视,倒退着走出这间包厢。

        去给衙役们报信了。

        守在门口的丫鬟走进来,行了一礼:“小姐。”然后上前来给少女桌子上的茶杯里续了水。

        少女也不喝,拿着团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摇。

        目光慢慢落在了窗外打架正上火的少年们身上。

        下面打架没什么章法,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脚。少女看的微微摇了摇头。

        外面的喧闹没有维持多久,一群衙役匆匆而来,分开这群怒气上头的金贵的公子哥,带着向衙里方向出发,请他们喝喝茶。

        远远的还能听见少年郎们互相不服气的挑衅两句,然后疑惑的问衙役怎么不是送他们回家?

        衙役:当然是因为有人想让你们安静几天啊。

        不过这话衙役不好说,只能沉默的笑笑。

        这边远远见了一面,让人消停几天,少女也没有了停留的兴致,懒懒道:“备车,回府。”

        跟随而来的小丫鬟应了声诺,退下去准备了。

        淮阳府王家后院的角门打开,引进来一辆马车。早在角门候着的丫鬟迫不及待的迎上去。

        “姑娘?”

        自有仆妇迎上去,打开车门,丫鬟伸手去扶下带着帷帽的青衣少女,回了自己的小院。

        九娘由着丫鬟服侍着她摘下帷帽,换洗干净。

        王九娘子在塌上躺下来,让大丫鬟青梅和青兰烘干头发。

        见主子躺在榻上没什么特别的情绪,一双形似桃花的眸子微闭着。两个丫鬟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对视一眼。

        青梅压低声音悄声问:“姑娘,今天怎么样啊。”

        九娘懒懒的掀开眼帘,看了青兰一眼。

        青兰扬起一抹笑,起身去把院外服侍的小丫鬟和仆妇打发走,又快步回到室内。

        九娘就满意的阖上眼睛,问道:“母亲那里回禀了吗?。”

        “回了。姑娘”青兰回答。

        九娘就没说话,两个丫鬟都等的都有些心急了,就听见榻上的少女勾起丰润的红唇,淡淡评价:“传言不假。”、

        “啊……”两个丫鬟失望的的垮下脸。

        不负传言,就是说那个崔家三郎崔宴当真是个纨绔子弟啊。那姑娘以后……便不由得有些愤愤。

        ————

        淮扬府府衙的后衙。

        气氛冷凝。

        师爷有些头疼的望着几个针锋相对的少年郎,想起禀报同知时,同知大人漫不经心的吩咐说让家里人来领。就忍不住愁掉了几根头发。

        几个少年都是淮扬府有名的纨绔子弟,家世都不错,更是各家老太君,夫人和大人的金疙瘩宝贝,这让他等会怎么跟这些大人解释呢。

        再看看几个少年目光争锋,都快成个斗鸡眼了,就更烦恼了。他挥挥手让衙役过来,交代道:“把几个人各自分开关在房间里,等他们家大人来领。”至少现在眼不见,心不烦。

        崔三郎和青衣小厮被请进了一个闲置的空房间里,衙役关了门退下。

        崔三郎拍拍身上的脚印,顺顺头发,嫌弃的“嗤”了一声,就在房间里的圈椅里坐下了,一手支颐,吩咐道:“书文,给爷倒茶。”

        青衣小厮书文忙去提桌上的茶壶,里面空空如也,别说茶了,水都没有。

        “爷,这……没茶没水啊。”

        “还要小爷我教你?去让衙役倒啊!”少年郎漂亮的丹凤眼一挑,不羁和肆意就要漫出来了,艳丽的一张脸更是生动的惑人。

        书文苦着脸:“可是……少爷,我们现在是被抓到了衙门里啊。”

        “没事,祖母会让人来领我们的,又不是第一次来了。”少年长腿抬起,懒懒的搭在桌上,语气随意。

        书文只好推开门,一开门,就迎上门口看守的衙役看回来的目光。

        书文清咳一声:“大哥,我们少爷许久未饮水了,请问能备些茶水吗?”

        衙役看了他一眼:“回去等着,我会让人送来。”

        书文没想到他真的会答应,喜不自禁。

        他虽然调到少爷身边伺候了,但以前都是在府里打打转,都是其他哥哥伺候少爷出府,自己跟着出来还是第一次。

        结果第一次出来就进了衙门,不慌乱是不可能的,哪想到衙役还……挺好说话?

        看着书文的表情,少年撇撇嘴,真是傻子呀,他们崔家每年给县衙捐了这么多银子,都是白捐的吗?

        果然不到一会儿,衙役就送来了一壶泡好的茶。之前派去崔府报信的也带来了崔府的管家,拿着崔家的名帖,把崔三郎领了出来,送上马车。

        崔府的管家还留在衙门和师爷周旋,这边崔三郎的马车已经缓缓驶向崔府,一个跟随而来的老嬷嬷和长瑞正给他浑身上下检查。

        “哎呦,小少爷,您没伤到哪儿吧?”杨嬷嬷上下检查着,担忧的问。

        “老夫人担心您,让我好好看看……”

        “放心,没事,没事,嬷嬷,你让他们马车快些,我要回去找祖母。”崔宴不乐意听她唠叨,催促道。

        这是老夫人的心肝肝儿,杨嬷嬷也宠他,自不会有反驳的,便催促马车驶快些,平稳些。

        马车一路驶入崔府,崔三郎跳下马车,一路向老夫人慈安堂快步而去,随身的小厮被拦在门外,早有机灵的丫鬟跟着跑了上去:“少爷,您慢点。”

        杨嬷嬷追不上,远远的落在后面。气喘吁吁的喊:“唉,快上去跟着少爷。”

        老夫人已经在慈安堂等着了,一见着红色的影子,向团火一样跳跃冲进来,就放下茶杯笑看着他:“哎哎,我的乖孙,慢些……慢些!”

        崔三郎跑过来蹲下,脑袋侧靠在老夫人的膝盖上撒娇:“祖母~”

        崔老夫人笑着揉揉他的脑袋,上下打量了一下:“今天在外面又闯祸了?有没有受伤?”

        崔三郎眨眨眼,撇撇嘴:“哪有,我是去讲道理的,他们骗我的东西还不承认,后来才打起来的。”

        之前衙役过来时,崔老夫人就问清楚了,知道不是什么大事,听他这样说,只忍不住笑。

        “值当几个钱,以后让小厮看紧些。别让人哄了,吃一堑长一智,这事你父亲回来肯定知道,这几天你就安分些待在家里吧。你都是要成亲的人了,要学会稳重些。以后有你媳妇管着你,我也就不操心了。”

        这是禁几天足的意思了,不过崔宴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被老夫人提起来的婚事,他表情淡下来:“祖母,我不……”

        他的未婚妻他都没见过,又不喜欢,还是王家那个老古板世家出来的。他想起未来岳父的严苛,未来岳母清透的眼睛,就打了个颤。

        崔老夫人眼睛一厉,随即又柔和下来:“宴哥儿,王家的姑娘是出了名的贞静贤淑,聘此佳妇,也能以后好好照顾你,成家立业,你也可以安心上进奋发了。”

        现下崔三郎可听不进去,脑海里只忽然出现一双明亮热烈的眼睛。

        “那……可以……”

        话正要说出口,忽然想起女孩子的叮嘱,又咽了回去。

        “可以什么?”崔老夫人问他。

        崔三郎忙摇摇头,眼睛一转:“我是说可以让二哥先结亲啊,二哥还是我兄长呢。”

        门口打帘的小丫头忽然禀:“老夫人,二少爷下学来请安了。”

        这说曹操曹操到,门口打帘进来一个穿着蓝色锦袍的少年人,和崔三郎看上去年纪一般大,面容也相似了七八分,只个子看着还比崔三郎稍好一些,也更清瘦一些。

        但同样漂亮的面容在他身上却褪去了鲜艳亮丽,另自有温润如玉的气质,一笑起来,漂亮的丹凤眼也只给人亲和感。

        正是崔三郎崔宴的双胞胎兄长,崔二郎崔衡,但两个人气质不同,身形也有些差异,站在一起也能一眼分辨的出。

        “嗯?什么事提我。”少年的声音如流水潺潺。

        “孙儿给祖母请安。”他说着,先给老夫人行了一礼,行如流水,颇有君子遗风。

        崔老夫人看着两个风格迥异的孙儿,抬手免了崔衡的礼:“我们正在谈宴哥儿的婚事呢,就提到了你。”

        崔衡温和的笑笑:“宴弟的婚事?听说王家九姑娘已经到衡阳府了,婚事倒是应该准备起来了。”

        崔宴脸垮下来。这人,竟然已经到了?


  (https://www.ddbiqutxt.com/chapter/68231907_1572939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iqutxt.com。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i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