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188章 天罗地网

第188章 天罗地网


“扬帆,起航!不要减速,直接从中间给我撞进去!”

  “对南边岸上留点神,别给老子把命丢在这里!”

  眼见距离伪燕军渡河的船队越来越近,崔宁声音极其洪亮地喝令麾下水军战船。

  “老大放心,兄弟们都要留下命,回去抱婆娘呢!”

  “老宋,你他娘的成天就想着抱婆娘。别回去的时候一看,裆里的东西已经没了!”

  “干你娘的,孙二哥,你敢咒老子!”

  “哈哈哈……”听到左右不断响起的粗鲁呼喝,崔宁嘴一咧,哈哈大笑起来。

  豪迈而肆意的笑声,在风中不断地飘向远方。

  这一次为了实施突袭,崔宁将水军主力丢给了侯仲庄,自己则统领速度最快、也是最为坚实的六十二艘蒙冲、走舸战船先行西进。

  由于动用的都是中小战船,史朝义在黄河几处河段所设置的一些障碍并没能拖延住崔宁的行动。

  运用自己冠绝天下的水战技艺和经验,加上先期对黄河水文的勘测,崔宁极其大胆地在夜晚行船。

  凭借夜色的掩护,终于成功地瞒过伪燕军细作的监视。

  待得天明之后,风力变强,战船行进的速度,已经令后知后觉的伪燕军细作来不及做出反应。

  突袭的意图虽然达成,但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也达到了骇人的程度。

  崔宁这里的五十八艘蒙冲、走舸战船,除了四艘战船在夜行途中遇险沉没,载士卒总数为两千余人。

  而在白马津方面渡河的伪燕军,据暗藏在河北的细作所回报的消息看,保守估计也在两万人左右。

  仅在目前仍在河面上的伪燕军,或许也有近千人。

  不过,战场是设在大河中,而不是在岸上。

  在河湖江海之上,大唐水军才是王者,所向披靡的真正王者。

  而伪燕军却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只能面对被剿灭的命运。

  “齐射,齐射,射沉那些敌船!”

  建威将军蒯柔用力挥动着右臂,发出愤怒的厉吼。

  上千支弩箭腾空而起,带着凄厉地啸叫朝河面上如暴雨般落下。

  但这些承载蒯柔希望的箭矢,却让他大大地失望了。

  多数箭支都落了空,在奔腾的河水中,它们甚至激荡不起什么浪花。

  击中目标的箭矢寥寥无几,而且最终也被蒙覆在船身的熟牛皮给弹开了。

  连续两轮齐射出现同样结果后,蒯柔才如梦初醒,发觉自己犯了个不小的错误。

  今天东南风正盛,虽然有助于扩展弓弩射程,但弓箭射击的准确性却也要在风中大打折扣。

  再者,大唐水军战船不是正面朝伪燕军弓箭手这边冲过来,而是侧行而过,加之其速度太快,往往在箭矢落下时,战船已经驶到了更远的前方。

  而且作为对手,崔宁几乎是在血雨腥风中滚打了近二十年。

  他陆战、水战的经验,还有他对战场形势的把握,都远非战阵经验略显生疏的蒯柔可以相比。

  也就是说,崔宁从一开始。就对可能遇到的情况有所预料,并选择了最合适的应对策略。

  但也不得不承认一点,黄河的河面太宽了,宽得有些让伪燕军弓弩有心无力。

  只是在一个时辰内的工夫里,数十艘大唐水军的战船已经犹如飞箭一般,缩近了与伪燕军渡船的距离。

  仍然滞留在河面上伪燕军士卒恐惧异常地望着那些来袭的敌船。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新兵,不要说水战,就是陆战也几乎没有经历过。

  北方人通晓水性地本就不多,不通晓水性的人,对水更有一种天生的畏惧。

  眼前的情形,已经彻底地让他们感到恐惧。

  惊惶失措之下,许多人狂呼乱叫,拼命催促操船的人赶紧靠岸。

  但他们的惊恐反应,非但没能缓解局面,反而让情况变得更严重。

  几艘船只居然和自己人碰撞起来,随后又牵连到其他船筏。

  一些立足不稳的士卒顿时就落入河中……

  就在这片慌乱中,敌人接近了。

  风帆全张的大唐战船,毫不客气拦腰撞了进来。在巨大的轰隆声中,一片鬼哭狼嚎,船仰人翻。

  大唐战船的船头都加装了撞角,在极快速度的趋引下,精铁制成的撞角一旦撞上了那些民船,很多时候不是撞翻,而是直接撞碎。

  相当一部分的伪燕军船只,当场就被撞成了两截。

  无数伪燕军士卒带着绝望地哭嚎,掉进了黄河里。

  在这奔腾汹涌的河水里,水性极为娴熟的人或许能够脱险,一般基本就等于宣判了死刑。

  河面上打了无数个水漂,片刻之后,一个个原先活生生的人就被奔腾且无情的黄河所吞噬。

  “杀!”崔宁一马当先地跳上了伪燕军的一艘大船,手中唐刀将一名伪燕军当头劈成了两瓣。

  黄河南岸,伪燕皇帝史朝义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麾下近千名滞留河面的士卒惨遭屠戮,根本拿不出一点办法。

  有多名将领心焦如焚地向史朝义请命,希望能够支援那些被屠戮的军卒。

  但史朝义很坚决地予以了拒绝。

  他很清楚——即使派再多的人下河,也绝不可能是精通水战的崔宁的对手。

  更何况,靠岸的船只相当有限,总不至于让士卒游河过去。

  如果那样做,跟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靠近南岸的伪燕军稍微幸运些,在弓弩的策应下,他们总算还能来得及登岸,只苦了河里的其他士卒。

  因为,崔宁根本不收容俘虏……

  倒不是崔宁杀人无情,而是来的船只太少,无法收容俘虏。既然不能收容,只能一刀了结性命。崔宁不能让他们活着回到伪燕军中继续肆虐,也不能看着他们饱受折磨而死去。

  这是真正的“仁慈”!

  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崔宁已经将白马津一带的黄河河面清扫一空。

  七十多艘船筏被摧毁,上千伪燕军士兵葬身鱼腹。

  更夸张的是,崔宁还不“满足”于这样的战绩,他“居然”率领数百悍卒,直接冲上了北岸,对滞留下来未及渡河的两千余伪燕军发起了攻击。

  夜幕笼罩下的白马城,显得分外肃穆。

  城外的军营里,一群群的伪燕军士卒围在篝火旁,借以驱散夜间的寒冷,同时低声谈论着白天的那一战。

  那一战,与其说是战斗,还不如说是屠杀。

  有“幸”目睹的伪燕军士卒,对己方同伴的惨状骇然而无奈,对大唐水军在水上的强悍则是心悸不已。

  如果可能,最好永远不要在水上碰到大唐水军,因为那就是一场噩梦。

  一些头脑灵活些的人,已经想到了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大唐水军封锁了黄河,还有机会回到河北去么?

  何况,河北也不安全。虽然留守的薛嵩、康日知、张宝忠等将领没有进攻伪燕剩下来的土地,但不代表他们不趁着河北防守空虚而进攻。

  断了他们的后路之后,黄河就成了天堑,说也没把握能从大唐水军中夺回黄河。

  白马城,议事厅内。

  一队队巡逻的士兵交替走过,用柴火做出的灯火“噼里啪啦”的响着。

  帐内,气氛有些沉重。

  “以崔宁今日的表现来看,他其实完全可以早几日赶到白马津,阻挡我河北兵马南渡。但他偏偏要拖到现在……”

  史朝义将手中的军情简书丢到桌案上,蹙眉说道:“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郭子仪和张傪确实是在以身为饵,引诱我军与其决一死战,进而一战定乾坤。他们甚至连河北也算计在内了!”

  许季常点点头,赞同伪燕皇帝说的话。

  正如史朝义所说,在完全可以提前封锁黄河的情况下,崔宁却一直拖到了现在,这里面没有玄机才真是奇怪呢!

  联系起前前后后的事情,最可能的结论就是——郭子仪准备最大限度地将伪燕军集中起来,而后以一场大规模的决战,彻底地歼灭伪燕军有生力量。

  这么一来,在拿下中原后,李豫就可以省去日后艰难的河北攻略战事。

  何况河北剩下的几个州,也岌岌可危。只要被抽调兵力,当地的门阀豪族就说不定会趁机起事,将所夺的州县献给唐廷。

  “陛下不用多虑,五万大军已经渡过大半,并不会影响陛下的大计。”许季常宽慰史朝义说道。

  除了白马津这边,还有官渡那里的两万大军也顺利渡过了黄河,目前正在朝白马方向赶来。

  一旦汇合,也能凑起四万六千余人的可观兵力。

  至于真实战力嘛……

  “或许,没有那么简单……”史朝义神色依然凝重,“到了这一步,其实我与郭子仪都已是摆明车马,对彼此的计划心知肚明,无法也没有设计弄谋的必要。此战的关键就在于,是我先击灭郭子仪,还是郭子仪坚持到李豫、杨错东来。”

  “郭子仪的这个计划大胆而且算是抓死了朕的心思,相当高明,但必定不是出自他自己之手,应该是那个张傪所设计的。以此人的心机,敢设这样大胆的计划,必是有所倚仗。先前还有些不甚明了,但今日一战后,我大致算是猜到了张傪的仰仗。”

  许季常略一沉吟后说道:“陛下指的是……我军的新兵?”

  “嗯……”史朝义轻捋短须,低应一声。

  今日一战里,真正让史朝义感受最深的,并不是崔宁如何肆意地屠戮滞留河面的伪燕军,而是随后他杀上北岸后的那一幕。

  两千余伪燕军士卒,居然被近千大唐水军的悍卒杀得溃不成军。

  很难想象,这样的士卒真的上了战场,就算人数再怎么多,遇上真正的血战,恐怕也难逃一败!

  “到了此时,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史朝义无奈地叹了口气。

  许季常心里却别有一番思量,本来还有可能投靠唐廷。但史朝义巧妙的把他和他父亲做的那些事情告诉了唐廷,等待他们父子的只有一个字——死。

  无奈之下,许季常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https://www.ddbiqutxt.com/chapter/71054502_7350307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iqutxt.com。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i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