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170章 偃旗息鼓

第170章 偃旗息鼓


“原来如此!”

  杨错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恍然之色。

  看来哥舒晃所以不战而退,十有八九是通过某种途径得到了郭嘉珍败亡的消息,自知再留下也是徒劳,甚至有可能把自己也丢在扶州,所以才主动选择了撤退!

  “大帅,什么,原来如此?”曲环略感不解。

  “曲将军应该知道哥舒晃领军进犯扶州,是想救援郭嘉珍吧?”杨错反问了曲环一句。

  “恩!”曲环点头回道,“今晨子丑之交时。崔将军的信使已将这一消息传至扶州。二将军闻听此讯之后,还特地做了充分的安排,准备一举将哥舒晃军尽歼于扶州城下。”

  “但可惜的是,哥舒晃居然只进到扶州城南数里,便悄然撤退。末将正是奉二将军之命,率两曲风字营骑兵追寻哥舒晃军踪迹。”

  杨天佑果然已经到了扶州!

  “曲将军不必再继续追踪了,哥舒晃在一个时辰前便已领军经陆路撤往成都方向!”

  “先前从严砺将军那里了解到,哥舒晃军撤离之时居然看不出有交战后的痕迹,简直可以说是不战自退,我正对此颇感疑惑。适才曲将军提及郭嘉珍败亡之事,我才知道哥舒晃为什么会不战自退!”

  杨错沉声接口说道。

  “大帅是说……”曲环也是聪明人,经杨错这一点拨,立即就明白过来,“哥舒晃是知晓了郭嘉珍败亡之事,才会不战自退!”

  “当是如此。”

  依照哥舒晃在油绛县一战中对麾下士卒的珍惜程度来看,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也是不会轻易舍弃郭嘉珍。

  “大帅,那现在该当如何?”曲环似乎对哥舒晃的撤退颇感遗憾,。轻叹了口气后,向杨错询问道。

  “当务之急,是先确认敌军地动向!哥舒晃此人诡计多端,且善走偏锋。尽管其目下正朝成都方向退却,但究竟是真退,还是假退,仍值得商榷。不可不防其以撤退为障眼之法,待我军戒备之心松懈后,再突然返袭而至!”

  顿了顿,杨错继续说道:“不过,牵好有风字营骑兵在,哥舒晃纵然想要在陆上玩什么鬼把戏,也将是无所遁形。曲将军,你速派遣一队风字营自纵白水起,往西搜索四十里。”

  “是,大帅!”曲环应声领命,当即转身回到风字营骑兵停驻之处,安排吩咐起来。

  不多时,大约有三十名风字营骑兵脱离大队,迅速向西面驰离。

  “大帅,崔将军有消息传回!”严砺身后跟着一名什长模样的飞军,翻身下马来到杨错的身旁,大声禀报。

  “速速报来!”

  “启禀大帅,哥舒晃在大半个时辰前先后汇合了另外两支剑南军,但稍做停顿之后,便又继续朝西面撤退!”无当飞军什长崔护迅速地禀报。

  “另外两支剑南军?”杨错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这两军分别从何方而来?”

  “一军似乎是从西面而来,另外一军……”

  “莫非是从北面白水而来?”曲环回到了我身旁,接口说道。

  “是的……”崔护惊异地看了看曲环,随即恭声回道。

  “曲将军,何以知晓?”连杨错都被搞得有些惊讶起来。

  “大帅,是这样的。今晨雾气尚薄时,斥候曾发现有一路敌军正沿白水进袭扶州之西,末将以为是自成都而来救援郭嘉珍的敌军,但直到大雾消散,这支敌军都没有下一步的行动,就一直停留在白水某处河岸……所以末将才有此推测!”

  “曲将军,将你所掌握地情报从头到尾给我说一遍……”到目前为止,杨错了解的都是只鳞片甲的情报,听得都有些糊涂了。

  一盏茶的工夫后,综合曲环和严砺两人所掌握的情报,杨错终于初步将哥舒晃所筹谋的救援计划理出了些头绪。

  看来,哥舒晃原本是准备借助漫天的大雾,玩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所谓的三路援军,恐怕只有陆上那一路才是实的,另外分别沿白水河岸进攻的两路敌军都是虚招。

  哥舒晃设暗渡陈仓之计前,恐怕也没有想到郭嘉珍军已然被歼。

  但另一方面杨天佑、李晟、曲环他们,在设“围点打援”之计时,恐怕也没有料到哥舒晃竟会在救援途中得到了郭嘉珍军已然覆亡地消息。

  就是这两个“意料之外”,才导致了现在这样地局面。

  造化弄人,看来老天还不想让郭英乂这么快就衰亡!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哥舒晃审时度势的能力确实很强,而且行事非常果决。只要他再晚两个时辰撤退,那结果与现在将完全不同。

  真不愧是大唐名将之子。

  四个时辰后……

  经水、陆两路几番探寻,杨错终于确认了一件事哥舒晃真的撤了,而且撤的非常干脆!

  略感遗憾地同时,杨错也不禁暗松了一口气。

  龙州、扶州的守卫战终于要告一段落,而我陇右军也总算在剑南道站稳了脚跟。

  以后的一年半载之内,郭英乂恐怕是没有实力对扶州和龙州进行大规模的进犯。

  八月二十日晨,辰巳之交,杨错与韦皋、严越卿三人,随曲环和他麾下的两曲风字营骑兵抵达了扶州城。

  另一边,虎字营和山字营则已在野诗良辅、马燧的统领下,提前返回油绛县,防备剑南军。

  还未到达城门时,早得到消息的杨天佑和李晟便已在城外等候着杨错。

  “存忠!”杨错跃下赤拨叱,向杨天佑走过去,开心地大笑起来。

  算来自己与杨天佑也有三个多月没见面了!

  无奈的战事……

  “大哥!”杨天佑也飞身下马,疾步朝杨错迎了过来,一贯沉稳的面庞上也禁不住浮上了欣喜无限之色。

  两只有力的大手紧紧地反握在了一起。

  “哈哈哈……”

  久别重逢,本有千言,却一时无语,最终只化做两人开怀的豪迈大笑。

  “城武,过来!见过存忠……”良久,放开杨天佑的手,杨错转过头对韦皋说道。

  “拜见二将军!”韦皋双膝跪地,满脸激动之色,语音微颤地喊道。

  “快……请起来吧。”杨天佑仔细地端详着韦皋,小半晌后,终于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好哇,大有长进。”

  “谢二将军夸奖!”尽管知道杨天佑在夸奖他,韦皋仍不敢露出一丝自得之色。

  “大哥,这位是……”杨天佑瞥见了躬身立在杨错身后的严越卿,出声询问道。

  “末将文州严越卿,拜见二将军!”听得杨天佑相询,严越卿急忙躬身行礼说道。

  “杨天佑,越卿乃是少年才俊,通晓文韬武略,不可多得的良才,现在我军中任果毅都尉!”杨错笑着说道。

  为严越卿做介绍时,杨错并未提及他显赫的家世。

  一是,杨天佑对那些世家大族向来欠缺好感。

  二是,也是照顾到严越卿的感受。

  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通常希望别人了解地是他自己的能力,希望别人知道他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的成功,而不是凭借家族的助力。

  “不错!”杨天佑打量了严越卿一番,只说了两个字,随即单手将严越卿扶了起来。

  “多谢二将军!”严越卿仿佛得了什么天大的鼓励一般,激动地向杨天佑拜谢。

  杨天佑话语虽短,但却有一种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到信服的力量。

  “大帅,二将军!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还是进城再叙吧。”曲环在旁笑着说道。

  “好,进城!”杨错微微颔首,拉起杨天佑的手,徒步朝城内走去。

  扶州刺史府,书房之中,仅有杨错和杨天佑。

  “经龙州、扶州两战,郭英乂已实力大损。”杨天佑建议性地说道,“大哥,我们是否乘此机会,自龙州、扶州两面同时进击,一举将郭英乂扫除?”

  “存忠,如今时机恐怕还不成熟。”杨错摇了摇头,有些遗憾地说道。

  “此话怎讲?”

  “郭英乂虽连逢大败,但仅哥舒晃败军便在万人以上,加之成都以及其余各地的驻军,总数当不下于两万人。仅论军力,也差不多要与我扶州、龙州两州相当。更何况扶州、龙州皆是初定未久,我军又不能全师而出,如此情形之下,继续进攻恐难成事。”

  “这倒也是,放在以前咱们还有底气。但眼下朝廷正在倾尽全力围攻邺郡叛军,陇右以西又面临着吐蕃的威胁,必须小心才是。”

  “不错,我还的确担心金城郡的安全。”

  “大哥……是担心吐蕃会进攻金城郡?”

  杨天佑眉头紧皱,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错!吐蕃前番之所以会放任我军休养生息、厉兵秣马,皆因其粮草匮乏,无力继续征战。”

  “但如今各地新粮均已收获,其出兵最大难题已解。吐蕃一向对大唐的陇右河西怀有鲸吞之意,断不会轻易收手。”

  “若其乘我们进攻郭英乂之际,突起大兵进犯金城郡,后果恐怕就不堪设想。”

  杨错神色郑重地说道。

  吐蕃,此时正是鼎盛时期。

  与走下坡路的大唐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在历史原先的轨迹上,吐蕃在大唐之前先完蛋。

  但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吐蕃是真正的劲敌。

  “恩!”杨天佑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大哥的顾虑确有道理,“吐蕃确是有可能如此……看来,只能先放过郭英乂一马!”

  “正好借此机会,将新占的龙州和文州彻底安顿下来。龙州和文州虽然不是剑南人口最众、最为富庶的两州,却是剑南门户。只需要时日,一定能够夺下剑南,使蜀中重沐王化。”

  “到那时,兄长可就是名副其实的两镇节度使啦。”

  “也许不是呢。到时候,我又要被陛下宣回长安,然后又要面对‘雷霆雨露,莫非王恩’。”

  面对杨错的自嘲,兄弟俩忍不住哈哈大笑。

  “踏踏踏……”

  书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只听曲环在门外说道:“大帅,二将军!建宁王殿下的急件!”


  (https://www.ddbiqutxt.com/chapter/71054502_7404863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iqutxt.com。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i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