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仙聊 > 第四十五章 词压全楼

第四十五章 词压全楼


  见着碰过头的多面狐,余白在楼中继续打转,不一会儿看见了在三楼卖汤水的汤婆子、在四楼抱着长刀伫立的刀客、以及正在五楼和人谈笑风生的俊俏书生。

  这三人分别正是当日夜间见过的虫婆子、快刀楼七,以及花面鼠。

  余白行走之间,也被几人给看见了,众人虽然没有直接打招呼,但面上都点过头,并无剑拔弩张之色。

  这是因为此次的城隍宴中,楼上楼下都有不少一看就不好惹的江湖人士,或是高门子弟。

  甚至余白还在几人身上,隐隐瞧见了出尘或者非人的气息。

  夜色浓重,但上有星空,下有灯展,潜郡城中的百姓浑然不知夜早已深,直到三楼楼角处有铜锣声响。

  “砰砰砰!放炮咯、放炮咯!”有人吆喝呼喊着。听见话声,不少人走出来,或是探头,或是俯身的看着三楼角落。

  余白已经将四楼五楼走完了,正好走下来,在三楼闲逛着,他只听嘘嘘的声音,有火绳燃烧起的硝烟味,便听得周遭的人鼓噪到:“要放了,要放了!”

  砰!陡地一声爆炸,好似将整座城隍庙都轰的一震,有火丸从西北、东南两楼角处冲天而起,飞射到十丈几十丈,乃至百丈的高空,炸裂开来。

  一股火雨在天空中无声的出现,紧接着就是雷鸣般的炸裂声,席卷整座潜郡城。

  赤红、赤黄、明绿、明蓝、亮白的火花在天空中缓缓的落下,绽放出一簇簇耀眼的巨大花朵,笼罩天地。

  噗噗噗!三楼楼角处不断的火丸从烟花炮仗中冲天而起,于百丈高空化作一枚枚华美的烟花。

  余白站在楼上,眺望潜郡城,发觉每有烟花闪烁,整座城好似都白了一下,重回日间的景象。

  众人皆是如痴如醉的望着天上地下的景象,有目瞪口呆者,有扯声嘶喊者,还有正襟危坐者,各中神色都被耀眼灿烂的烟花和巨大的炸裂声混做一团,淹没在微浓的硝烟味道之中。

  余白瞅看了几眼楼外,便回头往楼内瞧去,想要看看城隍宴会上是否有动静。

  他回头往楼内看,忽地发觉正有近十道目光和他一样,没有欣赏烟火,而是观察着楼内景象。

  这些目光应该就是今晚特意前来参与“城隍宴”的与会者了,余白默默的将回头看的几人记了下。

  潜城的烟火声大、光亮,人间难得一见,但约莫三十息后,便停了动静。天地间再无耀眼夺目的火树银花,也没有巨大的爆炸声,重回寂静,只有灿烂的星汉和点点花灯继续存在着,上下相应。

  楼外没了烟火,楼中的宾客全都交谈起来,声音嗡嗡的。不过时,楼中有清冽的铜钟声响起,有小厮喊到:“开宴!请作诗相贺!”

  余白走进楼中,发觉楼内挂了一根根红绳,正有小厮仆人穿行在人群中,手上端着裁剪好的纸条,以及润好墨汁的小笔,递送给人群中的儒衫儒袍者。

  若有人想作诗文,便可取过纸笔,写下自己的文章,然后系在楼内红绳上,供往来的宾客鉴赏。

  若是有红绳上的文章被宾客看着,宾客可以投出一枚割制过的铜钱,挂在红绳上。

  文章红绳上的铜钱数目越多,则该文章越是能吸引人的注意。等到数目过多,红绳崩断,铜钱洒落一地,则该篇文章立刻就会被列入头三名的候选者。

  余白旁观着,发现写诗文的不仅有读书人,还有一些个提刀带剑的武林中人,只是这些人的水平堪忧,往往挂在红绳之上,压根无人投掷铜钱。

  余白本不打算参与这场盛会,但突地发现之前被他注意到的几人,都不约而同的写了点东西,挂上去了。

  细细想了下,他心中暗道:“莫非要写了诗文的,才算是真正的与会者?”

  余白换头四顾了一番,楼中的人何止五六十,再加上仆人小厮,三层楼恐怕能有两三百之数。

  虽说今年的城隍宴找了了如他这般的别有用心之人,但去年的城隍宴与会者绝对不可能只有四十五人。

  余白细思一番,也从路过的小厮手中取了张纸条,他回想了一下,准备随便誊一首中规中矩的诗词上去。

  但余白思来想去,发觉自己今生没怎么钻研过诗词,脑子中记得的,只有前世从课本上背下的古诗文。

  搜肠刮肚,余白好歹一首有关上元节的诗词,直接在纸条上面写了起来。等写完之后,他随便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将纸条挂了上去,然后便溜走了。

  纸条上所写诗词名为《青玉案·元夕》。

  落款:辛弃疾。

  纸条挂在偏僻的角落,但纸条上的词威力惊人,饶是余白今生新见过不少诗词,也没几首等胜过它的。

  果不其然,等余白写完溜到一旁后,过了点时间,红绳上挂着的纸条被一个过路的书生瞧见,口中发出轻咦声。

  以这声咦声为起始,三楼的闲人散客慢慢围绕过来,口中兀自吟唱起: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词内容吟唱出来,堂中轰然,不断有人叫到:“好词!辛弃疾哪位?”

  “敢问辛兄何在?”……

  不多时,众人投掷的铜钱便压断了红绳,纸条飘下来,被送到了诸位先生处评鉴。

  从余白挂上红绳,到红绳压断,费时约莫一刻钟,不快也不慢,但楼中掀起的轩然大波蔓延开,惊动整栋楼。

  余白虽然早就知道这首传世名词对古人的杀伤力不可谓不大,但他也是第一次见着众人痴醉的模样,有些诧异。

  同时并非他有意要出风头,只是因为他脑中记下的诗词,全都是这个水准,且写元宵节的,仅此一首。

  好在余白如实的词人名写了上去,认识他的人也少,不会有人认出他来。

  又过几刻钟,庙中气氛更加热闹,已到尾声。

  凡有诗词出现,皆被辛大爷的元夕压下了,丝毫不得翻身。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73058_51340943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