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唐三帝传 > 羽翼已成,凤展华彩三十四

羽翼已成,凤展华彩三十四


不待崔贵妃言及,清儿便抢先道:

        “是了是了,这李德妃仗着自己与天子一族论起来也是同姓之谊,又是颇有些内力的,常常就是不把咱们大吉殿放在眼里。

        若叫她也知道这等事,只怕也要行出些波澜来,娘娘万万不可与之相交。

        那……就只有萧淑妃了……

        不过若是她的话,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她素来与皇后不合,又是最得陛下宠爱的……”

        崔贵妃摇了摇头,想了一想却道:

        “断然不可!

        只怕这萧淑妃的恩宠,也不过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其来有因呢!”

        清儿却一怔:

        “娘娘这是何意?”

        崔贵妃想了一想,却道:

        “你且想一想,自咱们入宫以来,是眼看着这萧淑妃得势得宠得恩……论起来,她这般恩宠,又是东宫旧人,缘何却叫本宫坐了这四妃首的贵妃之位?”

        清儿不假思索道:

        “这是皇后的意思呀……娘娘入宫前不也得了郡公(就是贵妃之父。唐初几代四夫人的父亲随着隋制,基本都可以享受到郡公级待遇。所以称为郡公)的谏训(就是告诫的意思,这里是尊讳的说法)么?

        这皇后之所以召娘娘入宫,本意便是牵制那萧淑妃……便是李氏只封德妃,也是因为怕再出第二个萧淑妃的例子……”

        崔贵妃却摇头,淡淡一笑道:

        “你却错了……

        再想一想,你再想一想。

        若论出身,淑妃不比本宫与其他二妃低——甚至只高不低。论荣宠,她多年为陛下所爱,又是子嗣有继……

        便是不能封后,至少也应当是贵妃才是。

        为何至今却只是淑妃?”

        清儿却被问住了。

        崔贵妃这才道:

        “再者,便是皇后有心拦她得位,那也是得陛下允可的。

        所以说来说去,只怕还是陛下有心不叫她得高位罢了。”

        清儿想了一想,却犹豫道:

        “娘娘,清儿实在愚笨,真不明白什么意思……”

        崔贵妃叹息道:

        “本宫且问你,若你有一件心爱的衣裳,是属于别人的,样式款料,你皆是极爱。

        可是因为种种缘故,你再难得到同样质料的衣料制成这等衣裳,你会如何?”

        清儿想了一想道:

        “那便再寻了相似的衣料……啊!”

        她立刻捂住小口,惶惶不安地看着崔贵妃。

        崔贵妃点头,叹息:

        “你也想到了?

        唉……

        直到方才,本宫才突然明白为何每每见到刘宫侍与杨昭仪时,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现下想来,她们却都是有些神似那萧淑妃……”

        说到这儿,她突然住了口,却摇头道:

        “不……不是她们像萧淑妃……

        而是萧淑妃与她们,都像一个女人。

        清儿你觉得,这个女人,是谁?”

        清儿连连吞了几口气,才细如蚊语地道:

        “武……武……”

        崔贵妃看她吓得不轻,也不勉强她说全了名儿,只是叹息点头。

        半晌清儿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道:

        “那……那娘娘的意思,是要与那武……”

        崔贵妃点头,却也叹息道:

        “不过眼下,却不能贸然行事……毕竟论起来,这宫闱之事,从来都是瞬息万变……

        所以咱们眼下最紧要的,却是要打听得清楚,这武媚娘与陛下,到底有着怎么样的过往纠葛……

        若是能弄清她们二人之间的过往……

        那对咱们日后的行做,也是好得多。”

        清儿点头,犹豫道:

        “可是娘娘,咱们进宫,左不过三月有余……

        若是皇后都不可靠,那哪里便能立时寻得这等可靠之人,将宫中之事一一告知呢?”

        崔贵妃却淡淡一笑道:

        “人可靠不可靠,不要紧,只要她给的消息可靠便好了。”

        清儿一怔:

        “她?”

        崔贵妃含笑点头:

        “她。”

        永徽元年四月初四。

        寒食。

        依着惯例,宫中照旧是要禁火三日,祭祖三日的。

        高宗李治率诸后妃大臣于晨起便驾行太庙,以行祝祷祭祖。

        且今年最特别的,便是着了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位大方师亲执华仪,诵诰李治本人亲书之祭文,以示尊孝。

        更引大唐全境万千道场之众主,浩行**事,以慰李唐宗祖之灵。

        又着令圣僧玄奘法师亲披伽裟,再捧锡杖,率三千六百亲授子弟,于佛前大行法会。

        其中声势之大,自不必言说。

        当时正适某北族小国首领一探长安,图谋有意。见得这等盛大场面,竟自惊熄了心中野火,顾左右而微叹道:

        “大唐之盛,已是天众之国。

        便只道僧人众,便已近我国一半之民众也,何能敌之?”

        ……

        午后。

        太极宫。

        立政殿。

        因着李治太庙祭过先祖,又是适逢前朝有事,更因为避人耳目,李治乃诏令皇长子陈王李忠,代父祭皇祖母文德皇后。

        此事本当皇后亲随,奈何因李治有严令,又是特特地下了旨,着令刘宫侍从旁相助奉之。是故皇后竟不得而入,更因李治此番严令,暗生疑心:

        莫不是李治有所犹豫,不愿将陈王过嗣于己?

        是故这般惴惴不安下,便借了口信,召了父母与其舅入宫,以密议此事。

        ……

        片刻之后。

        李忠祭拜已毕,又是难得见到母亲,心中自是欢喜。

        于是借故拖延,不肯离开——

        好在因有李治严令,又是前番之事,方将平息,皇后身边诸侍也不敢,更不能随之入立政殿,他竟是得了天大的自在,到处欢笑玩闹,只在母亲身前撒娇。

        刘氏难得见到儿子,也是欢喜,奈何因着心中有事,与之玩闹一会儿,便看了看一侧立着,含笑观望的媚娘。

        媚娘会意,看了看瑞安,瑞安这便上前来,拿出件西域进贡来的稀罕玩意儿,哄着李忠出去玩耍,只留媚娘与刘氏在殿里。

        媚娘见忠儿退下,又看了看玉氏姐妹与一众女侍。

        玉氏姐妹心知肚明,其他女侍更是这些日子以来,多番受媚娘恩惠,颇为献忠,便都急急退下,将殿门好好儿看着不叫人近前。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7880_214437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